宫女制度

宫女制度

首页

导览

展览

教育

探索

学术

文创

关于

开放时间

在线订票

交通路线

参观须知

全景故宫

近期展览

专馆

原状陈列

赴外展览

教育新闻

故宫讲坛

书画考级

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

国际博协培训中心

故宫志愿者

建筑

藏品

古籍

宫廷历史

文物医院

文化专题

名画记

数字多宝阁

数字文物库

藏品总目

学术资讯

专家名录

故宫研究院

故宫学院

其他学术机构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出版

文创产品

故宫壁纸

故宫APP

故宫游戏

总说

领导

资讯

院史编年

景仁榜

机构设置

留言板

登录

注册

青少

繁体中文

English

Español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日本語

Français

青少

繁体中文

English

Español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日本語

Français

导览

开放时间

在线订票

交通路线

参观须知

全景故宫

展览

近期展览

专馆

原状陈列

赴外展览

教育

教育新闻

故宫讲坛

书画考级

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

国际博协培训中心

故宫志愿者

探索

建筑

藏品

古籍

宫廷历史

文物医院

文化专题

名画记

数字多宝阁

数字文物库

藏品总目

学术

学术资讯

专家名录

故宫研究院

故宫学院

其他学术机构

故宫博物院院刊

文创

故宫出版

文创产品

故宫壁纸

故宫APP

故宫游戏

关于

总说

领导

资讯

院史编年

景仁榜

机构设置

首页

探索

宫廷历史

宫廷典制

宫女制度

【宫女制度】

【宫女制度】

宫女,指在宫中供役使的女子。清承明制,基本沿袭了明代的宫女制度,但是在选择的范围和方式上有很大的改革。比较而言,更为严格。 清代选入宫中的女子有两种,一种是秀女,一种是宫女,在清初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后才将秀女和宫女分开。秀女是八旗官员的女儿,可以选为妃嫔或指配给宗室王公大臣的子弟。宫女是内务府包衣佐领下的女子,地位较低,供内廷役使。 清代宫女选择的范围只限于内务府各佐领所属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包衣任职佐领、管领以下家庭的女儿。初期选宫女是一年二次,时间为每年的二月和八月,从顺治十八年后改为每年一次,时间是二月初二日。凡年龄在13岁以上者,便造册送内务府会计司备选。在选期的前一天晚上入宫,第二天天明时由敬事房太监带到皇帝或皇后、太后前选阅。以6人为一排,每人身上挂一木牌,上面写有旗分和姓名,被选中者唤出排,入选后当日留宫内,否则立即遣出。若有妃嫔的姐妹或亲族女子则另组一排检选。如果此次已经入选,但是在所选名额之外,就令会计司记名,即“记名宫女”,下次再选时先以记名者入选。若是记名后未到下次选阅时父母就将其嫁出去,则属于抗旨。 宫女的身分也不尽相同,上层的为宫中女官;下层的为普通奴仆。对于女官除了年龄、身体、品行诸条件外,还必须掌握女工等技艺。据史料记载:“宫廷岁选秀女,凡选中者,入宫试以绣锦、执帚一切技艺,并观其仪行当否,有不合格者命出,以次递补,然后择其优者,教以掖庭规程,日各以一小时写字及读书。写读毕,次日命宫人考校,一年后授以六法。”这些宫女中比较优秀的就成为宫中的女官。据史料记载:“乾清宫置夫人一人,秩一品;淑仪一人,秩二品;婉侍六人,秩三品;柔婉十二人,芳婉二十人,俱秩四品。”她们各司其职,有的负责侍候嫔妃(尚宫);有的负责节仪之事(尚仪);有的掌管衣服,掌管三餐……但是由于清代内务府管辖着宫廷内部的人事、财务、礼仪、保卫及帝、后、妃、嫔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所以女官的执掌也就形同虚设了。 被选中的宫女一部分被分配到皇帝、皇后、嫔妃、公主、阿哥等各宫中随侍。不同等级的人配给宫女的数量也不同,在清朝的典制书里,康熙朝规定:皇太后12名宫女、皇后10名、皇贵妃8名、贵妃8名、嫔妃6名、贵人4名、常在3名、答应2名。其余的部分就分配到六局处服役。 宫女入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头、洗澡,等年纪稍长才可以把头发留起来。刚进宫的小宫女要由嬷嬷(老宫女)教她们各种礼仪和梳妆打扮的技巧,嬷嬷一般非常严厉,动辄非打即骂。如果聪明灵巧,半年就可以上岗服役了,也就有月钱(工资)可拿。宫女们的月钱多少并无定制,最低的4两,高的可达20两,膳食、衣服、胭脂水粉等有内务府供给,其实她们主要的收入是平日各宫的赏赐。若得到皇后或太后的恩宠也可以为父母博得富贵,但多数宫女的生活是悲惨的。她们从选中入宫的第一天起就犹如进入囹圄,失去了人身自由,直到满25岁乃至30岁才许出宫婚配。因病、因笨或别的原因提前出宫者,要经总管太监核查奏闻后方准出宫。有的宫女因为“帝后得用,仍留宫承伺十年”,她们出宫后已是老处女了,连正常婚配都很困难。也有例外,即被皇帝看中而升为答应、常在以致嫔、妃的,那就要永远留在宫中了,但这是极少数的。康熙皇帝鉴于明朝中叶以后宫人太多,用度靡费,于是对嫔妃、宫女的数量都作了限制。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约有四、五百人,但到雍正、乾隆朝以后逐渐增多。 概括而言,宫女制度是封建社会加在妇女身上的一副沉重的枷锁,是对妇女极大的摧残。

问题反馈

分享到:

返回列表

图书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v故宫

微博

微信

小程序

学习强国号

视频号

抖音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地图

相关链接

影像授权

隐私政策

版权声明

留言板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网站维护: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

联系方式:gugong@dpm.or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165号

京ICP备05067311号-1

© 2001- 现在 故宫博物院

网站建设:北京分形科技

浏览建议

火狐 谷歌 360浏览器 最佳分辨率(1920 * 108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