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残留在肉上面的血丝便是体液和血液,浮沫也正是因为血液和蛋白质遇到高温而形成的血沫和油脂,而其中的蛋白质不仅只是肉中的蛋白质,也包括污血中的血红蛋白。此外,肉中那些难以溶于水的脂肪和胆固醇,外表面也很容易在高温下形成液体,从而成为锅面上的漂浮物。
我们大多数人因为并不了解浮沫的具体成分有什么?便会在烹饪过程中将其捞出倒掉。实际上,在一篇论文在检测中发现,肉中的浮沫含有非常丰富的中长链脂肪酸。一般认为,中长链脂肪酸对我们的血脂、胆固醇都比较友好。
煮肉时的浮沫到底要不要捞出来?
尽管肉中浮沫对我们比较友好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安心地食用,因为它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坏处。如果您继续看下去,您就会明白肉中浮出大量的浮沫,我们究竟是将其捞出扔掉,还是干脆把它当作“精华”的一部分连汤下肚呢?
如前所述,肉汤上的浮沫基本上就是血水、蛋白质遇热后变质的杂质、血沫和油脂。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烹饪肉类之前,很难用清水将它们洗干净。因此,尽管我们对肉进行了焯水,那么也可能会有细菌污染的问题。如果我们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吃下去,很有可能会出现腹泻,甚至是食物中毒。
一般来说,我们出现食物中毒,首先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然而在呕吐的时候,我们还会出现胸部不适的情况。紧接着我们便会呕吐不止,肚子开始痛起来,最后便是腹泻,而且吃得越多拉得也会越多。一般腹泻过后,我们就会很少呕吐。总的来说,食物中毒来得很快,去得也很快。在此过程中,只要我们没有脱水,大多数人在10-12小时便会慢慢恢复。
其实,这主要是源于第一遍煮肉时,其中的浮沫会包裹着杂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将其捞出来倒掉。随着煮肉时间加长,再次出现少量浮沫,我们就应该将其留在锅中。为什么呢?因为肉类加热时间较长,里面的营养成分都会出来,如果我们将其倒掉,只会让其中的营养成分流失掉。
肉类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这样吃热量少更健康
随着三高对我国人群的不断肆虐,很多人总是担心吃肉过多,往往会出现血压、血脂不断飙升,进而不断避免吃肉。另一方面,肉类是我们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是维持我们身体基础代谢的根本,我们又不得不吃肉。矛盾的背后,肉类究竟要怎么吃才健康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无论是什么肉类,我们通过适当的处理,完全可以让肉类的热量变得更低。一般来说,我们在食用牛肉和猪肉的时候,可以使用带波纹状的平底锅进行烹饪。在烹饪的时候,将肉切成薄片,用水煮上一段时间,从而让油脂融入水中,再将其倒掉。当然,我们也可以捞出其中的浮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量。对于鸡鸭鹅肉,我们可以选择将其去皮,这样可以减少4成的热量。
大多数人在食用了过量的肉类之后,很容易热量超标和消化不良,甚至感觉胃不舒服。确实在现实生活之中,肉类具有超高的热量,我们消化起来会花费很长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在食用肉类之后,适当添加一些富含酵素的水果,比如奇异果、猕猴桃、凤梨等。这样搭配起来,能够帮助我们的胃部对肉类进行很好的消化。
最后,我们在烹饪肉类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肉类不要烹饪太久,不然肉质会变硬。当然,假如肉类加热时间不够,也很容易导致肉类中的寄生虫、细菌难以完全消灭,这也会造成感染。一般来说,造成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大多数发生在火锅涮肉的时候。因此,我们在火锅涮肉时,一定要将肉类加热充分才能食用。
结束语:
在现实生活之中,因为大多数肉类含有血丝,又比较油腻。尽管我们使用清水进行清洗,也很难完全将其中的杂质清洗干净,因此我们在烹饪肉类之前进行焯水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在焯水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将第一遍煮肉的浮沫捞出来倒掉,以免其中的杂质危害我们的健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